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四川农业大学:以竹编传承点亮非遗火种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5-02-19
导读: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2025 年 1 月 13 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遗路竹行团队与小树苗童心港湾团队携手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新知幼儿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项目之旅,此次活动聚焦竹编技艺传承,旨在点燃孩子们探索非遗项目的热情。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2025 年 1 月 13 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遗路竹行”团队与“小树苗·童心港湾”团队携手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新知幼儿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项目之旅”,此次活动聚焦竹编技艺传承,旨在点燃孩子们探索非遗项目的热情。

竹编体验:非遗传承的生动课堂

在竹编体验环节,团队成员们用纸片代替竹片,向孩子们耐心演示竹编的基本步骤。从简单的十字编编法入手,他们一边展示,一边详细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首先,我们要把纸片交叉编织,记住手指的方向,慢慢拉紧……”。随着讲解的进行,竹编的制作过程逐渐在孩子们面前展开,简单却富有趣味的十字编编法,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接下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纸片,开始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竹编作品。在最开始,纸片在他们的手指间不听使唤,编织的竹片总是错开或松散;然而,团队成员们并没有急躁,而是耐心地走到每个小朋友身边,细心指导,鼓励他们继续尝试。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制作十字编。王凯 供图

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中,孩子们脸上逐渐浮现出喜悦的笑容。当他们成功完成自己的竹编小作品时,每个孩子眼中都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十字编作品。王凯 供图

“看到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最后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竹编作品,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何亮杰感慨道,“竹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亲手制作,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点亮火种:文化传承的希望之光   

此次“遗路竹行”团队与“小树苗·童心港湾”团队的行动,不仅是对竹编技艺的一次简单传授,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通过将竹编这一传统技艺带入幼儿园,团队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非遗文化的种子。

团队成员邓一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传统文化的美好,也希望他们能在未来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未来,团队计划继续开展类似的文化传递活动,将更多的非遗技艺传播到更多的孩子身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瑰宝。”

通过本次活动,团队不仅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向社会传递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凯 供图

    竹编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文化自信的增强和科技的进步,非遗也获得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遗路竹行”团队与“小树苗·童心港湾”团队的此次行动,只是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道路上的一个起点。未来,类似的文化传承活动有望进一步推广,为更多孩子提供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助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记者 王凯 何亮杰 邓一苹)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