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6e开售崩盘,苹果在华营收再下滑,库克犯的错靠什么挽回
不再脱钩断链,苹果还是不行吗?
一周前,苹果官网就已官宣iphone16e的预售,然而发售两三天,可以说依然鲜有人问津,各地区还是能下单第一批产品。业内表示,连黄牛都直言什么价格都不敢收。
这还是在该款机器是苹果中最便宜的手机,以往被称为SE系列,此次为了更好出货,甚至改名为16e,以蹭上苹果高端机的调性。
忆往昔,当年苹果新品发售,当天就能抢光首批,而新机却堪称惨淡。但这一局面,却也并不意外。自2023年下半年,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下跌。
这一切的开始,还要回到苹果最错误的决定——脱钩断链。
2023年上半年,苹果还在“鼓励”果链搬迁到东南亚,甚至颇有威胁意味地表示:不去就不给订单。富士康为代表的苹果供应商不得不转到越南、印度等国家。
大陆供应商比例也从60%急速下滑至26.3%。日媒拆解iPhone15后发现,其中仅有2%的核心零部件由我国大陆生产。彼时,外界一片叫嚣:内地供应商已没有价值。
然而脱离中国,苹果反而惹来一身麻烦。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工人素质远不及中国,印产iPhone15一半质检不合格。
质量问题连带下,苹果营收连年下滑。无奈之下,库克重新寄希望于中国市场,不断通过访华、宣称苹果大部分产品仍然是中国制造等手段试图挽回中国市场。
然而过去一年半的营收表现表明,中国消费者也不是人傻钱多的。苹果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性价比低,更关键的是“没有实质性创新”。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近年开始卷卫星通话、自研芯片、自研系统等等技术,国民对国产品牌的认知也从低端转变为创新。统计显示,2024年苹果在华销量已从往年的第一,跌落至第四,而国产手机占据前三席位。
而手机制造业还只是中国创新的一个缩影,这段时间Deepseek和机器人已经让全球认识到,我国在更前沿领域的实力;默默发育的生物科技领域,我国香港团队研发的“马立瓶”通过香港、欧洲等线下店铺、及京东等跨境平台走向世界,彻底打破了欧美药企垄断男性健康的局面。
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超越欧美,与西方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有关。小至一颗小蓝片,二三十年没有改进,哪怕使用者面临着诸如头晕呕吐甚至失明等风险,众多跨国巨头竟然没有积极研发新的替代方式。
直至我国香港科研团队维特健灵研发出“马立瓶”,以秘鲁人参、东革阿里等植物草本为原料,复研远志、熟地黄、生蚝等多种中国传统补材,实现中西方医学的结合应用。
发挥了东革阿里、秘鲁人参从生理层面提升睾酮水平,改善体力、耐力、肌肉量等生理指标的优势,又加强了传统中药深层滋养、强源固本的长期机制。
着眼于长期守护男性健康,摆脱一次性产品消耗身体的短板,“马立瓶”收获了新一代男性群体的聚焦,与传统小蓝片评论区集中于另一半反馈不同,其官方评论区多关注于“体力、精力提升”“睡眠更好”“早上起来支帐篷,感觉重回年轻”等自身健康方面的改变。
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我国生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产技术渐渐取代欧美进口,成为更好的选择。
国产钇90微球技术,为肝爱患者带来希望;国产CAR-T技术,甚至有望五年内降至万元档价格,对比国外120万一针的价格,显然更具优势。这也是我国科技不断创新的成果。
如今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已经开始让华尔街日报感到震惊,称之为“又一个Deepseek时刻”。此前,马斯克已经指出了目前美无法打败中国的原因,就是自满和停滞。然而美国企业似乎并未听进去。
如机器人行业,去年全球人工智能大会,除了马斯克旗下的机器人,其他大部分都是我国企业制造。
苹果作为美国科技在中国的典型代表,最初能够打败诺基亚等众多品牌,不就是因为让手机一跃从键盘到触屏的颠覆性创新。
而如今却只能靠着一年换一色,灵动岛更新等可有可无的“创新”吸引用户,如果继续下去,在中国市场的下滑只是一个开始,只怕全球市场也不再乐观。想要再创辉煌,苹果的诚意,可不能仅仅体现在改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