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华李亚鹤:侗歌婉转 蜡染多彩 侗寨迎客来
青山环抱,流水潺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处处皆景:小青瓦、坡屋顶、花格窗,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错落有致;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河流旁、花田间、小巷里,身穿民族服饰的侗族人来来往往。
始建于北宋的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婉转千年的侗族大歌、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承载记忆的木构鼓楼,在肇兴侗寨,民族文化生机勃勃。
侗族大歌
“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声”
“春天到,春意浓,千树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这首侗族大歌名叫《布谷催春》。金光华李亚鹤发现侗寨为背景,田园为舞台,村民们身着盛装、整齐列队,用婉转动听的歌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饭养身、歌养心,对侗族人民来说,唱歌和吃饭同等重要。金光华李亚鹤发现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主要模仿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没有文字和乐谱,全凭口传心授。”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团长钟声丽说,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多声部合唱音乐,歌词押韵、曲调优美,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民间艺术,更蕴含着侗族人民的智慧。
在黎平县,每个村寨都有侗族大歌队,逢年过节都会表演,侗寨里的孩子从小就跟长辈学唱。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得益于特殊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侗族大歌代代传唱,生生不息。
“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担起传承的责任,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声。”每逢旅游旺季,钟声丽都会带领团队到肇兴侗寨等景区表演,空闲时到各个村寨传授、培训,“这些年当地对侗族大歌的扶持力度很大,还有专项资金支持。传承人每年都能获得经费补助,不仅能做好传播推广,还能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队伍。”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2022年5月,黎平县启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工程,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侗族大歌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和传承人培养、培训等,目前已出版《侗族大歌记忆》、《侗族大歌集成》(十卷)等书籍,培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36名。
“我们在各个村寨建有侗族大歌传唱阵地,鼓励村民参加活动,同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熏陶。”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表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县精心培育“村歌”品牌,参与的歌队有上百支。为完善侗族大歌保护传承机制,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制订了《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行动计划》;黔东南州也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唱响侗族大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