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文人”的自我定位,马未都的独特文化见解
笃志而体,君子也。
此句出自《荀子·修身》,大意为有坚定的意志,并且能付诸实践的人,便可称之为君子。
随着1981年出版的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爆火,看书、读报、思考、行文便是马未都一直坚持的所做之事。并基于家学渊源,从小就对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位“不甘寂寞”的文化学者与作家。在2020年,65岁的马未都趁着居家办公的当口,开始闭关写作,一口气写了5本书,其中3本讲唐诗,2本讲宋词。在此之后,《马未都讲透唐诗》、《马未都讲宋词》陆续上市,登陆各网站新书热热榜、在直播间被抢空、微博话题阅读量破3000万……马未都的书创下诗歌类图书首发销量纪录。
由此可见,马未都不仅喜欢文化,也愿意分享文化。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马未都屡次现身在《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等谈话类节目。并且在创办博物馆同年,他还创办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以“文化杂家”的身份,以独一无二的“马氏”语言方式,笑谈历史事件与社会热点。
而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大火,抖音平台也成为马未都出发的起点。如今,他讲唐诗、聊古画、谈文学、和武器大师方锦龙聊音乐、分享书单。他会玩梗,爱自黑,将传统文化融入短视频创作中。
尤其是在抖音818发现好物节期间,马未都邀请了著名相声演员于谦一同直播,共同探讨传统文玩的魅力和与中国人情感的联系,吸引了上百万网友观看和讨论。此外,他还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创作出既有趣又具科普性的视频内容,如“古人也吃外卖”、“炒股与古代盐井”等,这些内容不仅提升了观众对美的鉴赏能力,也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
没有“文人傲骨,鸿儒白丁皆可论道”。如今在网络中搏浪的马未都已不将自己局限于文人雅士的小圈子,而是致力于将传统文化普及化、大众化。在他看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应受限于身份与地位,而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交流与分享。
用他的话说,“我觉得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理念告诉更多的人……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会端着架子,好在我老给自己定位成不算啥文人,我算半个文人,我认为我就是一个爱说话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