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洲诗歌选读:吴江印象(组 诗)
作者简介:黄亚洲,诗人、作家、编剧。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诗刊》编委。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
吴江印象(组 诗)
-
黄亚洲
-
当代诗人奖在盛泽颁发
-
再来盛泽,恰逢大雨
路过盛泽的那条大运河,突然
扬脸飞到天上
做起了天女散花的动作
-
紧跟着大运河跑到天上的
是《当代诗人》杂志
她也帮着大运河散花,只是
她洒下的花里,夹着奖杯与奖证
-
我也跑到天上,帮着杂志社散花
作为颁奖嘉宾,我对盛泽这个“绸都”充满感情
-
早在明清,这个镇子就已“日出万匹、衣被天下”
是个送温暖的高手
所以我这个颁奖嘉宾的播撒动作,其实
只是一种
机械的传承
-
盛泽镇黄家溪村:北角塘
-
我惊异于这个塘的朴素,它像是浩渺太湖的一角
塘边的野桃虽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但
咬下去,只甜不酸
-
我惊异于北角塘身后那大片大片的稻田
那大片的绿禾,是草原的一角
几只粉蝶,如悠闲的牛羊
晃过呼伦贝尔
-
这才是真正的江南乡野景色
朴素的白墙黑瓦错落在水塘与稻田之间
让人想起草原的蒙古包
村民俱乐部的二胡,有点像马头琴声
-
吴江区的领导自豪地说起
我们的水面占了全区面积的四分之一
我就觉得整个吴江的农业与历史
都是波浪构成的
连这位英俊的领导,都像是水做的
无论说话做事,都水灵得很
-
黄家溪村的来历,出自南宋的一位黄姓状元
这就让我这个姓黄的,有了归乡之感
浑身血管,像是清粼粼的北角塘
急骤的思绪,也全是马蹄
奔在水稻的大草原上
-
我久久坐在田埂上,觉得自己
从来
就是农村户口
-
黄家溪村:黄由塑像
-
他这个地方选得真好,他这样描述:
“刈草寻花径,开池漾竹荫”
接着,他又这样形容:
“江边问明月,天际数归禽”
-
也不光是家乡情结,实在是这个村庄太过美丽
他从朝廷一退下,就决意
将“尚书第”选建于此,决意让
芦花、野鸭、青竹,成为他的邻居
-
老邻居,当然是那几座石桥
新邻居,是那三只
昨日才到的白鹭
-
他是南宋淳熙八年的状元,在中央做过高官
比如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
下基层之后,也是在很有名的地方做官
比如在成都当知府,到绍兴当知府
他的官袍上绣着全国的名胜,但他,最终
还是选择了这里
-
于是,村庄改名为黄家溪村
那条野溪,必须通过他家的水缸
他的子孙后代一直都记着他
因此我走过石桥、芦苇与稻花之后,转弯处
就看见了他
我这位本家的站着,笑纹间水波荡漾
一只野鸭游过齿缝
-
老邻居,是这个村的感恩戴德的乡民
新邻居,可能
就是我
-
平望镇:美丽乡村长漾里
-
以往一个杂乱的自然村,现在由下列概念组成:
民宿组团、乡邻中心、平望百年酱坊
双喜草庐、披萨窑、野火营地、喜柿屋
村上研习所、种子乐园、稻田泳池、乡村小舞台
这个村子以网红的概念,整体
迁到了互联网上
-
风吹过黄昏的柿子树与太阳伞,吹过
河道与埠头的芭蕉林
风没有声音,但
黄鹂与云雀太响,有点烦人
-
老村坊四十几户里,三十户进城了,剩下的十来户
成了时尚的营业员
他们跟成群的小丫头一起接待你
甚至,会跟你大谈设计美学
-
那位年轻的村民姐姐带领孩子们手工制酱油
进村的孩子可喜欢发酵的全过程了
其实孩子就是自己的酵母
就这样,村庄与孩子们一起拉扯着生长
新春和金秋,都是地球的酱缸
-
我在“西野美宿”住下来
浴缸外,便是望不到边的稻田
服务员说,再过一个月,绿禾就都变成黄金了
我说不对,这整个村子,现在就是
中国江南
一块完整的黄金
-
京杭大运河现在流过盛泽
-
这一段运河看起来特别宽阔
每页波浪,都是崭新的,像是
太阳刚刚漆上去
-
答案原来是这样:盛泽的运河其实与“心脏搭桥”有关
京杭古运河原先不经过盛泽,乾隆皇帝当时
也不认识盛泽
他六下江南,走的都是嘉兴那一段,所以那时候
他喜欢上了南湖烟雨楼
-
显然,国务院领导的眼光比乾隆皇帝独到
盛泽宽阔的“烂西塘”河段被看中了
千吨驳船通过这样的河道应该没有问题,于是
与时俱进的京杭大运河不说二话,一下子
就把盛泽抱在了怀间
-
让南湖烟雨楼成为单纯的风景,或许更好
就让嘉兴那条船,一心一意
承载革命吧
-
于是太阳拎着漆桶赶来,负责油漆所有的波浪
于是盛泽平稳的日常呼吸,忽然
成为嘹亮的船笛
-
作为两千年的丝绸重镇,盛泽从不曾想到
它的蚕宝宝能吐出一条大运河
“烂西塘”的烂,忽然被尊称为灿烂之“烂”
这叫拎着油漆桶的太阳,颇有成就感
-
此时,就有一条千吨大船从我面前驶过
水手坐在船头
他打量岸上一幢幢的高楼大厦,他放出的
是乾隆的目光
惊愕万分
-
盛泽镇的先蚕祠
-
必须把嫘祖请到大殿中央落坐,必须
点起高香,然后开唱大戏
第一天昆曲,第二天京戏,第三天地方戏
必须让嫘祖通过春蚕咬破的茧孔,看见
后世的花团锦簇
-
这是人民的心意,人民不为别的只为感激
人民甚至想大哭一场
-
历朝历代都如此称颂嫘祖:
“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
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几千年来
芸芸众生,悉赖生存”
人民怎么能不泪流满面啊
-
我一出生就有衣物包裹
至今,穿衣史超过了半个世纪
所以我很理解盛泽养蚕人的感情,她们
连续七天七夜的唱戏,其实是在
向大殿的嫘祖展示
天下所有生旦净末丑的服装秀
-
当然
对于我,这些养蚕人,这些织衣人
皆是嫘祖
我这一辈子,都要为她们唱戏
-
世界五百强:恒力集团
-
我如果说“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估计
读者都不会有什么直观印象
若是我说“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你们的印象
也不会很强烈
-
但我自己,现在,已经被雷倒
为这里苍穹般阔大的车间,为这里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为这里蓝工装姑娘脸上自信的微笑
-
我奇怪,千年爬动于盛泽的蚕,吐出的
为什么会是化纤
那些化纤又怎么会织成渔网,一网就打上了
全球市场
-
恒力集团的掌门人经常跟国家领导人照相
看他脸上细细的笑纹,每一条都很坚韧
这让我联想到
他的产品
-
联想到地球的经纬线,其实,都是
化纤做的
每一根拉一拉,都很“恒力”
-
中国宋锦文化园
-
颜色,当然是是很大气的“城墙红”,下摆
再织上“江崖海水纹”
这是一件改良的“新中装”,让我告诉你
这件衣服的面料,其实
就是这里提供的
-
让我告诉你,外交部的官员那天非常满意
验收那一刻
他们的笑颜,也全是海水纹
-
是谁最后穿了这件服装?
请原谅诗人在此埋个伏笔,请诸位自己
查看一下2014年APEK会议的大照片
-
不妨,再给你普及一下宋锦的外观风格:
古朴典雅、结构细腻、图案纤巧秀美
色彩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
因此,宋锦走上国礼之路是合乎逻辑的
多少国家的领袖与元首,面对宋锦目瞪口呆
他们看见了与战争、伤残、炮火截然相反的东西
他们看见了鸽翅、虹霓、音乐与馨香的
优雅混合
他们甚至知道了这种混合的学名,叫做
“上久楷”宋锦
-
如果我说
人类就是由于这一类的美丽,而生活得如此顽强
你信也不信?
你没见过宋锦,你可能不信
你若穿过宋锦,你准定信
-
纺织品博览会在盛泽举办
-
各个级别的纺织品博览会,都喜欢选盛泽召开
别的没什么,只是弄得盛泽很忙
盛泽向四面八方握手:你好,旗袍
你好,女装与男装
你好,丝绒、云缎、江绸、彩纱、闪锦缎、御览纱、花工绸
-
盛泽用两千五百种略有不同的腔调打招呼,因为她
拥有整整两千五百家纺织企业
她知道打招呼时,尾音都须略有变化
她要顾全纺织品大局
-
孩子们从全世界各地回来了,孩子们
派来了自己最时髦的代表
大家要一起朗诵娘家不朽的童谣: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这话,最早出自康熙朝《吴江县志》,现在
依然有效
-
中国四分之一的丝绸制品出自盛泽
国家出口创汇的四分之一,出自盛泽
这就很明白——
丝绸起舞中国,脚尖踮在盛泽
-
此时有人已在宣布博览会开幕
于是热烈的掌声,与蚕宝宝吐出的全部经纬线
一起抖动起来
于是,喜欢身穿薄如蝉翼的经纬线的美丽星球
开始舞蹈了
赤道与回归线,成为了腰部与肩部的丝绸飘带
-
凡开幕式,皆有一只开场舞
好像,世界人民,都很愿意做
盛泽的群众演员
-
盛泽镇,有一个诗人工作室
-
就是那位,笔名称作北塔的诗人
在江苏盛泽镇,开办了自己的诗歌文化工作室
工作室就办在图书馆的最里头,这选址
很有点意思:
全世界的思想与智慧,将它包了饺子
-
北塔一推开玻璃门就撞见托尔斯泰
他写字的时候,泰戈尔与聂鲁达也会走进来,坐在
离他很近的地方,看他
-
其实北塔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氛围,因为
他身兼世界诗人大会的中国部主任
夸张的说,他每只口袋里,都有一本世界地图
-
我知道,盛泽是很愿意为北塔建立工作室的
盛泽自宋代起就具有了世界目光,盛泽丝绸的年产量
可绕地球三百圈
于是事情顺利成章:在丝与诗的交汇点,出现了
北塔的肩膀
-
我建议北塔,若干年之后,也可考虑
同时启用“南塔”笔名
继续以一座塔的形象,在中国江南,成为
丝与诗交汇处的
一个准确的
支点
(责编:安娟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