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声音的力量:纵览葛兰女士的生涯与贡献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1-05
导读:新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 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亦是一代人心中的祖国的声音这些头衔都被赋予在一位名叫葛兰的女士身上,原名王静蓉,现已年近九旬,继续在中华女子学院担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授职位。 葛兰的职业生涯可追溯到1951年,当时她年仅18岁

新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亦是一代人心中的“祖国的声音”——这些头衔都被赋予在一位名叫葛兰的女士身上,原名王静蓉,现已年近九旬,继续在中华女子学院担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授职位。

 

葛兰的职业生涯可追溯到1951年,当时她年仅18岁,在对播音这一职业还不太了解的情况下,通过考试加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了她的播音员的生涯。初入该行业,葛兰曾有这样的理解,“播音员就是念稿子广播”。然而,随着年复一年的实战经验积累,她逐渐认识到,一名播音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

 

她最初的工作主要是担任《记录新闻》、《新闻和报纸摘要》等节目的播音员,由于她的声音清晰、洪亮,和充满感染力,被誉为一代人心中的“祖国的声音”。尤其在抗美援朝期间,她以极其缓慢属且清晰的语速,忍受巨大压力,不分日夜地向志愿军战士们传递最新的新闻。葛兰回忆道:“坐在话筒前,必须全神贯注,丝毫不能大意,这时你的声音已不属于你而属于党和人民。”

然而,葛兰并不满足于她已有的成就,仍不断学、练并提高自己的播音技能。她还做出了勇敢的决定,在工作之余,更是专门到北京师范大学旁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寻求新的领域的突破。

 

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的丈夫夏青被下放劳动,葛兰也受到了波及,不得不中断了她的播音工作。然而,当大浪过尽,明天依旧灿烂,葛兰很快又重新出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名单上,与全国的听众们再次交流。当时点滴的插曲,都彰显了她坚韧的职业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广大听众,让她的名字一再被声誉大振。

 

现如今,虽然年近九旬,葛兰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工作热情,继续教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不断培养新一代的播音人才。她曾经说过:“播音员是一个永远不会退休的职业。”她一辈子都致力于用声音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播音员,她都被公认为一位女性的榜样。

 

历经艰难坎坷,沉默之声再度响起—葛兰老师的一生可谓用声音为祖国和人民服了一辈子,也用智慧为学生和后辈传授了一辈子。这样的传承,周而复始,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