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点亮多彩校园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点亮多彩校园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浙江省浦江县近年来一体化推进科教、科普、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浦江县园区小学建立创新科学实验室、创新实验授课方式。园区小学一直致力于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在创建科学类课程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该校通过开设科学类校本课,促进学科融合,使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同时,学校建立科创实验室,改变传统实验授课方式,为师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提供科学的高端平台。此外,学校还组建了学生信息技术社、趣味实验社、天文社等学生社团,形成“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科技节+竞赛”科学项目育人链,助力优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浦江县龙峰小学以“提高科学素养,培育创新能力”为核心,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地制宜构建“1+3+X”科学课程体系。同时,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科创教育资源,将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链接,通过“馆校联合+家校联手+跨校联盟”建立一体化常态“三维联动”机制,让科普教育与科学教育同向发力,拓宽科学教育“大空间”。
浦江县郑家坞中小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做中学”“创中学”“用中学”为核心,在多学科融合环境下构建高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进行学习观念的改革。该校注重贯彻加强科学教育制度建设,完善科学教育的组织架构。学校还协调校内外资源,完善学校科技创新特色的软硬件建设,促进“创客中心”“中草药园”“自然社”“生态园”等设施的提档升级,促进科技文化的全学科融合。
而在浦江县南苑小学,为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学校科学组的老师不断探索科技社团课程化的科学教育新路。该校开设了机器人基础拼搭、儿童编程、科学小魔术等十余项科技社团课程,学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选择不同的课程。为激发孩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开展了科技创新比赛和科幻画比赛,近三年学生多次获得科学类竞赛奖项。
浙江省浦江县各中小学积极探索给科学教育做“加法”,或深化科教改革,或赋能人才培养,或创新科教活动,或提升科学素养,或自主研发课程,或学习先进经验……为县域中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更强助力。(通讯员:方曼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