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容蝶变惠民生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5-03-25
导读:漫步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保堂村,道路平坦、村容整洁、山野苍翠、竹林摇曳。曾经沉寂黯淡的村庄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蝶变。 驻村伊始,广西自治区人大派驻保堂村第一书记欧彦余便带领工作队员与村两委遍访全村农户,通过乡村夜话、村民代表大会、村屯微信群等多渠

漫步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保堂村,道路平坦、村容整洁、山野苍翠、竹林摇曳。曾经沉寂黯淡的村庄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蝶变。

驻村伊始,广西自治区人大派驻保堂村第一书记欧彦余便带领工作队员与村两委遍访全村农户,通过“乡村夜话”、村民代表大会、村屯微信群等多渠道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纷纷捐资投劳,积极参与"三清三拆"、卫生环境整治、庭院美化绿化,形成干群同心奋进的生动局面。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生金,点绿成金

驻村首日,便接到群众反映平坎屯河道淤堵,雨季雨水暴涨会危机群众安全,欧彦余立即赶往现场勘查并制定临时处置方案,协调后援单位启用定点帮扶资金,组织党员先锋队带领群众完成800米河道清淤,在汛期前消除安全隐患。随后,构建"专家智库+村民议事"协同机制,邀请水利专家开展全域生态诊断,召开7场村屯议事会收集群众诉求,创新设计"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方案,涵盖河道护岸建设、水土保持,经济林种植等5大工程。经多方奔走协调,2024年9月26日项目方案审批通过。2025年1月22日在自治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帮助下,争取到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 540 .57万。随着项目稳步推进,看着重现生机的河道,当初报险的农户韦传袍竖起大拇指:"这治理既保安全又生钱财,咱们村找到绿色银行了!"

饮水工程提质升级:润泽民生,福泽乡里

冬春季节供水不足,长期以来困扰着保堂村村民。驻村工作队靶向攻坚,修复果荣水坝,新建安林、陇内等5座蓄水池,为8个自然屯更换PE材质供水管道,惠及346户群众。当自治区人大外侨委援建的水井涌出清泉,七旬阿婆黄姆园捧着井水热泪盈眶:"侬啊(方言,孩子的意思),以后再也不用外出挑水喝了",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建泽指着新落成的保堂水池感慨:"这池子蓄的是水,暖的是民心。

创新治污焕新颜 生态循环促发展

为打造更加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驻村工作队利用定点帮扶资金,建成2座垃圾集中处理池;通过自治区人大社会建设委争取到中央衔接资金开展污水治理。根据人口规模,聚集程度、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重新铺设污水收集管道,修建沉砂池。污水处理站外观如生态微公园,应用全国首创的微生物处理+五段式智能处理系统,实现零电费运行,出水水质达农村一类水标准。技术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每年节省电费2万元,处理后的水能直接养鱼。是一条石漠化山区治污新路子。”

打造宜居家园,提升幸福质感

在自治区人大财经委补助资金支持下,保吉、那华两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保吉屯聚焦省道沿线整治,通过"三步工作法"化解建设矛盾:驻村第一书记欧彦余带领党员先锋队,以"红色议事长廊"为载体,组织群众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213省道旁100㎡乱堆场改建为兼具红色教育、休闲议事功能的长廊,配套栽植桂花、紫薇等景观树种,打造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村口地标。"现在环境好了,年轻人谈对象都有面子!"曾经反对改造的黄大爷主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那华屯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整治安全隐患区域,通过土方回填、道路硬化,将500㎡乱石滩改造成集候车亭、健身步道、口袋公园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激活闲置场地,对260㎡老旧篮球场实施透水混凝土硬化,配套建设生态排水系统和林荫停车场,新增12个标准车位;推进立体绿化,铺设草坪,种植三角梅、芭蕉树等乡土植物,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

两屯改造工程共惠及群众217户,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完善公共设施,既解决了停车难、活动场地少等民生问题,更以环境美促进乡风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php8jhLA7

第一书记欧彦余查看道路硬化工程(向开美拍摄)

截至目前,广西自治区人大驻村工作队为保堂村协调资金1000多万,实施惠民项目30个。涵盖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生态保护等方面,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欧彦余 )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