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王振亮:类风湿关节炎,我用5味药,让患者六年顽疾一朝而愈
中医上,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症”的范畴,主要发病原因是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长久滞留于经络内,导致气血闭阻,产生疼痛。
王教授致力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工作已经将近40年,从来不主张使用激素,能用纯中药解决的病症,坚决不考虑其它。
从医数年,接诊过多位类风湿患者,总结出一套对症论治的经验和一张加减的经方,今天一并分享给大家。
前段时间接诊一位退休干部,65岁,患者于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PIP 2、3肿痛,伴晨僵,以后逐渐出现过关节肿痛,在当地医院确诊为RA,服用中西药物(不详),效果不佳。
患者自述腕关节,左踝关节、双脚跖趾关节肿痛,双手晨僵大于1小时,活动后可缓解,关节畏寒,遇寒加重,得热则舒。纳凉则溏泄,小便可。
服药大半年效果一直不明显,听闻我在风湿骨病方面有些经验,便尝试寻求中医治疗。
我看其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59mm/H,双手关节片示:近指、掌指、腕关节有虫蚀样改变。
根据这些情况开出以下方剂:制附子、茯苓、白术、白芍、怀牛膝、 仙灵脾、 雷公藤、青风藤、防风、三七粉
患者服药半月后后关节肿痛有所缓解,双手关节晨僵变化不大,上方加白芥子,续方15剂
三诊自述症状较少6成,效不更方,停服芬必得。上方坚持服用共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后坚持服用益肾蠲痹丸3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4年未复发。
我是如何遣方用药的呢,下面给大家慢慢道来。
患者的主要病机在于:关节畏寒,得热则舒——寒邪凝滞、纳凉则溏泄——阳虚有湿
因此以附子汤为原方加减,炮附子扶真阳之虚,温经回阳,祛湿止痛;
人参相伍,温补元阳以扶正祛邪;
白术茯苓健脾除湿;
佐芍药活血通络止痛,制术、附之温燥而护阴。
诸药合用,共奏补阳化湿、温经止痛之功。
方中:当归——补养肝血而行血;配芍药以养血和营;伍桂枝温经通阳、细辛温经散陈寒痼冷;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和营血;通草——通利血脉。加吴萸、生姜——温中祛寒;清酒和水煎服——加强活血祛寒的作用。诸药合用,养血脉,通阳气,散寒邪,为治疗血虚寒凝首选方剂。
想要线上找王振亮教授看诊,可以通过云太医小程序。具体流程如下:
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得王教授声名远播,从天南地北,慕名而来的患者总是将其门诊前围个水泄不通,为了让远道而来,没能挂上号的患者都能及时看诊,王教授时常会牺牲休息时间,看完所有的患者再下班。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王教授对待患者的那份耐心与仁爱,换来患者的交口称赞,不少患者康复后,为了表达重获健康的喜悦,以及对王教授的感恩之情,不远万里来到王教授门诊,只为亲自将锦旗送到王教授手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