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药业任晋生创新药显成效,2024年预期盈利10个亿
近日,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声药业”)发布了2024年的正面盈利预告。
根据公告,先声药业预计2024年财政年度的收入将达到66.2亿元至66.5亿元,相较于2023年财政年度的66.08亿元,增幅约为0.2%至0.6%。
同时,预计2024年财政年度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将达7.18亿元至7.48亿元,相较于2023年财政年度的约7.15亿元,增幅约为0.4%至4.6%。
预计2024年财政年度经调整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将达到10.03亿元至10.33亿元,相较于2023年财政年度的人民币7.19亿元,增幅约为39.5%至43.7%。
这一预期增长主要归因于创新药收入占比的提升,从而带动了毛利润的上升。
由仿转创成果已现:创新药收入占7成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1%提升至72%。2024年上半年,先声药业7款已上市创新药收入约22亿元,占总收入70.7%,经调整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约5.3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6.5%。
分业务来看,在神经系统领域,先声药业的AIS创新药先必新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颇具“重磅炸弹”之势。
先必新 是先声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2020年7月上市,同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续约至今,2020-2023年销售额CAGR达749.9%,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9.09亿元,占总收入的29.2%,是目前先声药业当之无愧的营收“大将”。
2024年12月,先声药业与宁丹新药合作开发的先必新 舌下片也获批上市,舌下片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更与先必新 注射液构成涵盖卒中全病程的序贯疗法,有望推动先声药业神经系统领域收入再上一个台阶。
自免领域排名第二:收入约8.50亿元,占总收入的27.3%,且较2023年同期强劲增长约29%。
主要来源于一款“老药”——用于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艾得辛 (艾拉莫德片)。
艾得辛 早在2012年就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个上市和国内唯一上市的艾拉莫德药物,也是近十年唯一上市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
2017年起,艾得辛 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目前是我国院内抗炎药和抗风湿药TOP2 品种。
肿瘤领域已有恩度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维达 (恩沃利单抗注射液)、科赛拉 (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恩立妥 (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4款上市创新药,2024年上半年贡献了约6.19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9.9%。
除这三大领域,先声药业2024年上半年其他领域收入约人民币7.36亿元,其中包括“王炸”抗新冠创新药——先诺欣 (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
2024年7月,先诺欣 成为国内首款获得常规批准的口服抗新冠创新药。
不过,先声药业在2024年中报告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变化影响,先诺欣 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其他领域收入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16.8%。
创新药业务突飞猛进的背后,是先声药业近几年在研发上下了“血本”:
据太平洋证券统计,先声药业2017年至2019年的研发投入仅13.8亿元,2020年至2024上半年则飙涨至64.2亿元。其中,2020-2023年获批上市的先必新 、科赛拉 和先诺欣 ,累计研发投入约1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2020年,先声药业成立了先声再明,支撑公司的肿瘤板块。
2023年起,先声再明独立运营,先声药业的肿瘤领域产品由先声再明负责后续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如先声再明目前正在推进恩度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2期注册临床,目前这一领域全球范围内尚无获批药物及标准治疗。
脱胎于先声药业的先声再明,其研发能力已得到投资人和产业界认可:
2024年2月,先声再明完成一轮9.7亿元融资;
今年1月,艾伯维与先声再明就其三抗SIM0500达成许可选择协议,这一三抗由先声再明的T细胞衔接器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先声再明将获得首付及最高10.55亿美金的里程碑款,以及基于产品大中华区外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自研+引进,创新药爆发在即
纵览先声药业目前已经获批上市的8款创新药,可以看出两个特点:
其一,引进及合作开发等协同创新居多;其二,重押国内尚存在显著未满足需求的领域和疾病,尤其看重相关的FIC/BIC药物。
实际上,通过协同创新快速切进创新药赛道,加上独到的“选品”眼光,正是先声药业走通“由仿转创”的关键,也让先声药业即将迎来创新药爆发期。
先声药业近年来产品上市情况
图片来源:太平洋证券
除去已上市的8款创新药,先声药业还有4款创新药目前处于NDA/关键临床阶段,有望在未来1~2年上市。
最快的是抗肿瘤产品恩泽舒 (注射用苏维西塔单抗)和DORA类失眠药物科唯可 (盐酸达利雷生片),预计将在2025年进入市场。
恩泽舒 是新一代重组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兔源单克隆抗体,已在多个肿瘤模型中显示出比同剂量贝伐珠单抗更强的亲和性和抑瘤效果,其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3月获NMPA受理,联合化疗用于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治疗。
科唯可 引进自Idorsia,是全球范围内第三款DORA类失眠药,国内目前尚无此类药物获批上市。
从国外销售情况来看,默沙东的苏沃雷生2020年销售额达3.3亿美元,卫材的莱博雷生2023年销售额已超过苏沃雷生达2.6亿美元,科唯可 前景可期。
另外,先声药业与安帝康生物合作开发的抗流感药物玛氘诺沙韦、引进自康乃德生物的靶向IL-4Rα的全人源单抗乐德奇拜单抗,也均已进入3期研究阶段。
可以想见,有先必新 、艾得辛 、恩度 等老牌大单品“保基础”,加上科赛拉 和恩立妥 两款新近上市的肿瘤领域创新药最新纳入2024年版国家医保,放量在即,以及先必新舌下片、达利雷生、玛氘诺沙韦等潜在“爆款”创新药接力上市,未来几年,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
除此之外,先声药业也在2024年中报告中表示:公司现有超60项创新药研发管线,正就16种创新药开展临床研究,处于I/II期阶段候选药物12种及临床前候选药物约40种。在研创新药物形式涵盖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抗、融合蛋白、抗体偶联药物及小分子药等。
以license-in快速推动“由仿转创”后,先声药业的“自研机器”也即将开动。
净利10亿的秘密
解决了“由仿转创”的研发难题,通过“引进+自研”搭建起可持续的产品组合后,就到了先声药业作为Pharma的“舒适区”——通过成熟的商业化体系,源源不断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先声药业2024年中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先声药业的肿瘤、神经科学、自免及综合、零售基层四大营销事业部及其他支持部门共有约3,900人,遍布中国32个省、市及自治区,产品覆盖全国超3,000家三级医院,约17,000家其他医院及医疗机构,以及超过200家大型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连锁药店。
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完善的商业化团队,让先声药业平稳度过了转型创新药的几年。2017年至2020年,先声药业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此后重磅创新药连续上市的几年,销售费用率稳定在40%水平,2024年上半年为37%。
先声药业2017-2024H1费用端情况
图片来源:太平洋证券
而对于先声药业这样通过license-in“弯道超车”的企业来说,比控费更重要的,是如何兼顾“进口产品”的上市速度和成本。在这个问题上,先声药业走在了大多数本土Pharma前面。
以科赛拉 为例:先声再明利用海南乐城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注册的政策,让科赛拉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后就在乐城开出首张处方,2022年7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这是近年来最快落地中国的license-in产品。
不过,在获批上市后,科赛拉 仍然是“进口药”,国内的本地生产业务仍需由外企开展,这也让这一产品的毛利率较低。2023年,先声药业业务毛利率为75.4%,同比下降3.6%,公司透露,科赛拉 综合毛利率较低为原因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初,海南先声药业向国家药监局递交科赛拉 本地化生产申请,希望利用海南自贸港“飞地经济合作示范园区”政策,将完成国内进口注册上市的科赛拉 转移至海口高新区的企业进行本地化生产。海南先声药业也成为国内首家申请生产进口药品的本土企业。
2023年12月,科赛拉 的地产化申请获NMPA批准,可由先声药业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生产基地生产,由此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运输环节。
2024年上半年,先声药业毛利率已达79.1%,其中想必有科赛拉 地产化的贡献。而随着科赛拉 纳入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放量在即,加上本地化生产的成本优势,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先声药业是否能从一众“由仿转创”的本土Pharma中杀出重围,打响名号?我们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